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地质灾害防治

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七问

发布日期: 2022-04-20 阅读次数: 来源: 办公室

浙江省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在面临威胁的地质灾害中,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居多,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大以及滞后性和继发性等特点。

地质灾害是什么?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地质灾害的定义是,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自然灾害中较严重的一种灾害。

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御工作往往是被动式的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将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崩塌、滑坡、泥石流属于山地、丘陵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在山地丘陵地区发生极其频繁,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

在宁波,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由于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别名叫作“地滑”,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引发的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每年的汛期,特别是强降雨时期,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高发时期;而地面塌陷的高发时期则集中在干旱季节、久旱后突然降雨时期、附近有施工震动或抽水活动等时段。

    

地质灾害有哪些前兆特征?

地质灾害发生是有前兆的,不同的地质灾害其前兆特征各异。滑坡发生前的前兆特征有: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土体隆起,出现小崩小塌;滑坡后缘裂缝急剧加大加宽;岩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裂缝冒热气或冷气;泉水复活或干枯,水位突变等。若即将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动植物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蚂蚁、老鼠搬家,蛇出洞,狗叫,鸡鸭不回笼等现象。

崩塌发生前的前兆特征包括:1、有小崩小塌发生;2、裂缝加大加宽或出现新的裂缝;3、岩石崩塌前有时可听到摩擦声、撕裂声、错碎声;4、出现热、气、水等异常;5、动植物有异常。

泥石流发生前的前兆特征:1、下游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2、上游山谷中传来轰鸣声;3、有轻微的震动感;4、动物有异常。

但是,有的现象并不一定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需要进行科学认真的分析。

常见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有效避免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方法有两点:一是在工程选址中尽量避开已有或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二是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注意避免因不合理开挖边坡、堆放、弃土以及排水而诱发的崩塌、滑坡。

避免或减轻泥石流灾害的有效措施有:汛期生活和劳作应尽量避让泥石流多发的河谷区;加快退耕还林,加强植树造林、防止乱砍滥伐,搞好水土保持,杜绝或减轻诱发泥石流产生的人为因素;工程产生的弃渣不要向河谷中倾倒。

农村建房选址可根据以下五个原则来预防地质灾害:一是严格按照新农村规划进行建房;二是不要在滑坡体上、陡坡上建房;三是不要紧挨着陡坡坡脚、有危岩的石山坡脚建房;四是在缓坡上或其坡脚切坡建房,房屋与后面的陡坡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做好护坡等工程措施;五是不要在山区的冲沟底部及冲沟口附近建房;六是地下岩溶发育区,先查明浅层溶洞并处理之,基础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条形结构。

人们在野外工作时,如果遇到突发性地质灾害应采取下面的方法避让: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遇到山崩、滑坡时,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坝下,特别要保护头部。

灾害发生后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地质灾害发生后,一要处险不惊、冷静应对,采取措施先救人,不要贪恋财物;二是受灾害威胁的居民要及时避让,进行自救、互救;三要密切跟踪灾情和险情,加强监测,未确定其稳定性之前,撤离出来的人员不得匆忙又搬回去;四要服从安置,听从指挥,不要轻信灾害谣传和误传,消除恐慌心理,协助维护秩序与社会安定。

不同的地质灾害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对于崩塌滑坡的情况,有关方面应立即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当崩塌滑坡由加速度变形阶段进入临滑阶段时,崩滑灾害在所难免,不是人力在短时间内可以制止的,此时,应及时将情况上报当地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组织将险区内居民、财产及时撤离险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后,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破坏作用为争取抢险、救灾时间,延缓崩塌滑坡发生大规模破坏,监测技术人员应立即分析资料,及时制止致灾动力破坏作用,如因采矿而诱发的崩塌,应立即停止采矿活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开挖活动;如因渠道漏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对渠道进行放水。另外,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崩塌滑坡灾害在大规模崩、滑前,往往事先有前兆,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部门应尽早制定好险区人民疏散、撤离计划,以防造成混乱而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

发生泥石流时,专家强调要及时做好“五应”。第一、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该泥石流沟下游可能波及(影响)到的村、乡、镇、县或工矿企业单位。第二、有关政府部门应立即组织有政府、单位(村、乡、镇)、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的抢险救灾活动。第三、应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或计划)。比如:酌情限制车辆和行人通行;组织危险区群众迅速撤离等。第四、应密切注视该泥石流灾害可能引发某种生命线工程(如水库、铁路、公路等)的次生灾害甚至第三次灾害。如火灾、洪水、中断交通、爆炸、房屋倒塌等。第五、应建立监测网络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掌握灾情的变化发展趋势,并作出决断。

应对地面塌陷的紧急措施除了根据险情将人、物及时撤离险区外,还要在塌陷发生后对临近建筑物的塌陷坑及时填堵,以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其方法是投入片石,上铺砂卵石,再上铺砂,表面用粘土夯实,经一段时间的下沉压密后用粘土夯实补平。同时,对建筑物附近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堵塞,地面的塌陷坑应拦截地表水防止其注入。最后,对严重开裂的建筑物应暂时封闭不许使用,待进行危房鉴定后才确定应采取的措施。

    

地质灾害发生后如何应急自救?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及时采取五项必要的避灾措施。

首先,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当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第二,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信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      第三,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第四,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根据多年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指定专门的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第五,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查找搜寻。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泥石流中受伤人员的救治主要是避免窒息。为此,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的污水。对昏迷的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急救站。


躲避地质灾害应做哪些准备?

临时避灾不是等灾害临头了才想起避灾,而是指从发现灾害前兆之时起,就作相应准备,“有备”才能“无患”。这是李锋一直强调的观点。他介绍,躲避地质灾害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要把地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从危险区又迁到另一处地质灾害危险区。

(二)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事先约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

(三)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时住所,使群众在避灾过程中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可以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这样既能方便群众生活又可减少财产损失。交通工具、通信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四)落实公布责任人。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总负责人,以及疏散撤离、救护抢险、生活保障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负责人。通过村民大会、有线广播等办法,对拟订的避灾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必要时还应组织模拟演习,以检验避灾措施的实用性,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完善。个人平时也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多留心注意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一旦情况危险,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转移至安全区域。

    

身处地质灾害险境时应如何冷静逃生?

在滑坡灾情面前,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应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方撤离。一般情况下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脱离危险地段。处于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向下或向上跑是非常危险的。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滑体上的人应尽快跑出,到安全地段。崩塌往往伴随滚石造成灾害,躲避时也要往两侧跑。当逃跑不及时,可以躺在地沟或陡坎下。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得太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