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迎战“梅花”,以数智化构建防台“梅花桩”
“梅花”于9月14日20时30分前后以强台风级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华东的第一个台风,也是第一个正面袭击我市的台风。
为做好防台防汛工作,宁波市防指于9月13日17时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Ⅰ级。恰逢“强风、暴雨、大潮”三碰头,多地水位超历史,面临严峻考验。
抗击台风“梅花”是规划院实践“五问五破,五比五先”的超级课堂。接到任务指令后,市规划院迅速集结一支技术保障团队,自12号起驻扎防台防汛指挥部一线,进行24小时值班,服从市防指统一调度管理。14日晚,外面风雨交加,水位高涨,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
此次防汛防台工作更关注数字抗台,解码数字化防汛抗台新实践。由市规划院联合华东院、市水利院研发的甬江流域数字孪生监测平台在市应急指挥大厅正式投入试用,为抗击“梅花”提供决策支撑,实时滚动计算分析城市内涝淹没风险,全面保障了内涝监测、预报、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两天一夜的台风过境后,市规划院结合此次实践及时进行复盘,聚焦城市内涝积水问题,系统分析积水成因,提出整治思路和工作建议,助力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通过衔接现状流域洪涝治理系统,按照城市建成区、新建区分类施策、统筹规划,为保障城市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