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系统推进耕地保护 实现耕地面积“三连增”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最高标准、最严底线、最实措施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全方位系统性夯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根基。2021年以来,实现耕地面积“三连增”,净增耕地4.92万亩。
一、聚焦“三大体系”,全面落实耕地保护“最严制度”
深化耕地保护责任体系
层层压实党政责任,签订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军令状”。全面推行田长制,率先在全省召开市级田长会议,高位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和村级巡查员“4+1”田长责任体系,创新设立乡镇耕地“两非”问题认定员和整改责任员,夯实“耕保工作专人负责、耕地问题专人认定、问题整改专人落实”的基层治理基础。
强化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坚决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制度,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控一般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制度,实行特殊保护。积极拓宽补充耕地渠道,连续27年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在守牢耕地红线同时,有效保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落地建设,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余姚市四期围区临海北块垦造耕地项目实施前
余姚市四期围区临海北块垦造耕地项目实施后
优化耕地保护激励体系
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典型激励”多维度的激励体系,全面建立耕地保护奖补机制,有效激发农村基层和整治工程实施主体的耕地保护内生动力。
二、聚力“三场战役”,全面提升耕地保护“行动力度”
打好多田套合“攻坚战”
坚持以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层层套合为主线,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为抓手,推动“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工作。整治片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有效解决农用地空间布局无序化问题。
象山县晓塘乡西边塘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打好集中连片“提质战”
定位于打造新时代“千万工程”的宁波样板,开展“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有序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归并提质,有效提升“好”耕地数量,实施总量和完成比例稳居全省前列,11个项目获评省优秀工程。
镇海区骆驼街道清水湖等六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打好补充耕地“持久战”
按照占补平衡政策要求,健全垦造耕地全周期监管制度,稳妥有序恢复耕地,稳步推进耕地数量增加。通过实施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实现沃土“搬家”,良田“重生”,耕地地力、产量、效益三提高。
鄞州区首南片“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三、聚合“三项创新”,全面拓展耕地保护“改革深度”
规划引领耕地保护
编制市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构建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传导体系,明确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形成“一环两片三带多点”耕地保护空间格局,谋划八大专项行动和六项政策制度,确保市级近远期耕地保护重大行动、重大改革和重大工程落地实施。
慈溪市农垦场现代农业园“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数字赋能耕地保护
开发建设“耕地智保”数智场景,构建“人防+技防”监管机制,实现末端治理向前端预防转变。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发“人耕对应”应用场景,汇聚集成全市地块的承包经营权、种植信息,初步实现百万亩农用地位置、面积、功能、经营者等要素全域可视、分类可查。
构建“人防+技防”监管机制
协同联动耕地保护
坚持条抓块统,建立市、县两级调查监测、耕地保护、执法督察业务协同机制,共同加强耕地日常监测、分析研判、“两非”问题闭环处置,牢牢守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