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将于2020年到期,为更长远谋划宁波未来的发展,宁波已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工作今年的重点任务是完成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题研究,明确长远发展目标,谋划宁波未来发展新动力,重塑城市特色,构筑远景多层次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今天下午,“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专题系列论坛之“宁波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专题论坛在逸东豪生大酒店召开。
13:00签到台聚集了大批前来参会的人
13:30会议准时开始,规划局领导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主持论坛
此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资深教授崔功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彭震伟、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等国内知名城乡规划专家和来自舟山、台州等兄弟城市政府部门的代表出席。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相关部门、市民代表和媒体参与讨论。
论坛特邀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彭震伟
彭震伟教授首先上台做了“上海全球城市与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主题演讲。
他从全球视角下的长三角区域和上海的发展定位出发,界定了与上海协同发展的不同空间层次的区域范围,侧重分析了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以及与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关系,提出了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策略和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向外连接世界和向内辐射区域腹地的发展路径。
论坛特邀专家、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罗震东
罗震东副教授做了“区域中心崛起的新规则:杭甬双城记”的专题讲座。
他认为,一直以来,杭甬两市都是引领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核心。然而经过近十年发展,两市的区域地位已经逐步拉开差距。究其原因,在于杭州在长三角信息化、资本高速流动的时代里抓住了发展要害,实现了“有形”的空间与“无形”的要素之间的链接,并由此实现了自身发展的飞跃。
而宁波则相较而言过于关注有形空间的建设,未来必须要学习杭州经验,强化自身“无形”的区域要素整合能力,才能避免“双城记”成为杭州的“独角戏”,而不辜负中央主要领导要求宁波与杭州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的期许与重托。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主任、高级规划师 耿磊
耿磊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初步研究成果,指出宁波都市圈不是人为“画”出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辐射能力,“造”出来的,打造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赋予宁波的重大责任。
针对都市圈核心城市宁波区域辐射整合能力不强的问题,课题梳理了长三角未来要素流动的新特征和新机遇,并从提升宁波区域功能链接水平和构建新型的都市圈功能组织模式等角度尝试给出破解上述问题的思路与手段。
在三位专家的发言结束后,其他与会专家和兄弟城市的代表先后发言,针对宁波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共同期待着宁波都市圈美好的未来。
“宁波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专题论坛是“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专题系列论坛”的第二场,本场论坛开放邀请市民代表和媒体列席参加,并在论坛的最后设置了互动环节。与会专家、部门及市民代表围绕宁波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把都市圈比作朋友圈,为宁波如何扩大“朋友圈”提出很多好的建议。
市民代表采访现场照片
会后,我们对一部分市民代表进行了采访,他们以多种不同的身份,深入参与到此次论坛中来,从宁波都市圈发展视角,为城市规划提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建议。
市民采访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