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0期:姚江古渡口(部分)
渡口,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江南水乡,渡口更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宁波处于“大运河”东南端,在内河运系较发达的宁波城,渡口曾发挥了相当长、相当大的作用。
渡口到底诞生于哪一年,没人能够说清楚,但是从宁波发现的河姆渡、田螺山、井头山三处人类活动遗址中,可以推及到5-7千年前,甚至8000多年前。
在姚江上,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渡口,据记载最多的时候有渡口五十多处,宋宝庆《四明志慈溪津渡》就记有黄墓渡(河姆渡)、李溪渡、青林渡、任家渡、丈亭渡、城山渡、车厩渡等,在宁波城区,还有东渡(桃花渡)、西渡等。
岁月变迁,桥通两岸,渡口逐渐淡出人类的生活,往返于两岸的渡船,越来越少,古渡渐次消失,舟楫忙碌、乘舟江上的历史,渐行渐远。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桃花渡,就在今天新江桥附近,宋代以来成为姚江通向江北岸的主要渡口,它的命运同东渡一样,也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因为浮桥的建成而遭弃。
盐仓渡,又叫和义渡,作为宁波城区过姚江至江北的主渡口之一,曾经不失为一处热闹之地。不过,自新江桥建成以来,来往过客、小商小贩们大都改走新江桥,毕竟摆渡过江需要等候,有时等候的时间还比较长,大家急着赶路或办事,就都上新江桥,而不下“渡”了。随着盐仓门渡过客的日益减少,它也自然地被废弃了。
邵家渡,到底是哪一年诞生的,没人的说得清楚,它的南岸就是著名的梁祝文化园。在航运兴盛的年代,邵家渡的兴盛,舟楫往来不停。当地传说,大禹曾在此治理姚江水患,邵家渡村中还立了大禹塑像,以为纪念。邵家渡大桥已在建造当中,待大桥建成,邵家渡也将永久消失。
河姆渡,原名黄墓渡,以南岸覆船山传有黄公墓而著名。过往渡口的行人口头相传,因谐音之故,逐渐演绎成了“河姆渡”。
姜家渡,位于余姚城区20公里处。姚江流经这里时绕了个弯,形成了一处天然的渡口。两岸的人员和物资往来频繁,长期以来都靠渡口的渡船。近些年,随着上游舜水大桥和下游丈亭大桥的通车,渡口生意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