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波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字号: 保护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1月28日,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强调,要聚焦改革攻坚,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1月30日,全市“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让宁波成为要素积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现代治理的范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围绕营商环境制定出台《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则,优化营商环境的自觉性和行动力显著提升,各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多层次营商环境的总水平和总指数显著攀升。去年11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宁波在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五,连续4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宁波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A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政策制度体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本质上就是法治化环境。要将营商环境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推动营商环境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让企业家能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一是要进一步发挥顶层设计的制度优势,形成对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有效统领。继续将营商环境优化作为宁波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制度框架内,进一步探索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创新监管标准和模式,强化提高效能、鼓励创新、防范风险的导向,充分发挥平台监管和行业自律作用,加强诚信文化和诚信体系建设。二是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相关制度的废改立释。加快制度调整与改革,修改和废止不利于市场主体投资经营的制度规范,强化制度体系的集成性与协同效应。三是对标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持续打造“证照分离”2.0版,健全市场主体歇业制度,优化企业准入退出“一网服务”机制,努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B加强市场公平竞争等重点环节和重要事项监管

强化重点环节和重要事项智能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一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真正落实“非禁即入”,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创造条件,将清单事项与行政审批体系有效链接,定期评估、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在新经济、新基建领域的普遍落实。二是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竞争政策框架,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三是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个人产权;强化民营经济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C推进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是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化部门间信息平台系统整合,打破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让数据尽快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共享,真正做到办事不见人、不求人。二是重构政务服务流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标准化管理理念引入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优化企业线上线下办事全过程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功能。三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发运用便民便企重大应用场景,做实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以第三方主体评价、自评和上级评价相结合来推动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

D创新市场主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积极推进市场主体纠纷解决机制和能力建设,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运用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充分发挥调解优势,高效化解涉企纠纷,减轻企业诉累,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积极探索适合宁波市域特点的发展之路,持续推进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健全完善机制,提升调解质效。二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线上、线下调解服务的标准化、便利化,完善纠纷解决功能,赋能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三是积极发挥多元解纷机制的优势,通过协商、调解等多种方式找准涉企案件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E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与国际先进对标,进一步增强自贸试验区等载体平台支撑作用,推动形成制度型开放新优势。一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推进稳外贸外资,推动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入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优化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二是加快与国际规则和惯例对接,提升规则实施透明度和一致性,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进一步改进我市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更好发挥外贸外资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关键枢纽作用。四是积极引进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