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此青绿,共“树”未来 | 宁波市启动古树名木公众守护行动

发布时间:2025-03-11 16:10 来源:绿化防火处、森防站、宁波市林业园艺学会、保障中心 浏览次数: 【 字号: 保护色:

保护古树名木是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之一。3月9日,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宁波市古树名木公众守护行动在宁波市城市展览馆正式启动,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热心市民、自然爱好者、宁波晚报小记者代表团等参与了本次活动。

行动以“守护绿色记忆 共筑百年乡愁”为主题,旨在通过政策宣讲、自然教育、征文比赛等形式,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宁波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定》宣贯,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启动仪式上,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绿化与森林防火处一级调研员、市林业园艺学会理事长刘伟波用一组跃动的数字勾勒了宁波城市生态的魅力图景:“宁波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达40.81%;600多万亩森林绵延成绿海,为活力甬城编织出了一个强大的生态屏障;6000多株古树名木漾起波澜壮阔的年轮印记,传承着千年甬城的绿色编年史。”

图片 1.jpg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青少年主力军,宁波晚报“甬上研学”小记者团队被授予“宁波市古树名木守护小使者”旗帜,他们表示愿成为古树名木的声音传播者、健康守护者、知识普及者,让广大市民了解古树名木的珍贵,让古树名木的年轮与城市发展共同生长。仪式上还启动了“甬尚自然”杯古树名木征文大赛,呼吁广大市民以笔为媒,书写年轮里的家国记忆,将古树名木保护融入文化自觉。

图片 2.jpg


图片 3.jpg

在随后举行的“甬尚自然”大讲堂上,宁波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三级调研员池树友对《宁波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定》展开详实解读,从立法沿革到典型案例,深入浅出解析古树名木保护法规要义,特别强调公众参与的保护路径。而宁波植物园总园艺师万开元博士带来的《时光旅者:千年古树的时空弹幕》则充满诗意想象,从黄帝陵手植柏的年轮密码到月宫桂树的东方想象,在“年轮考古学”的跨界叙事中,将生态科普升华为文明对话。

图片 4.jpg


图片 5.jpg

本次公众守护行动将延续全年,通过“我与古树名木的故事征文大赛”“古树探秘之旅”“古树名木守护者培训计划”等系列创新举措,构建政府主导、专家支撑、媒体传播、全民参与的立体保护网络,让每株古树都成为可阅读的生态地标、可触摸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