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一届宁波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题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14-08-26
来源:宁波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秘书处
阅读次数:
拟提交第一届宁波市城乡规划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审议议题简介
第二次会议审议议题简介
议题一:宁波市秀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秀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宁波市主城中心区,宁波老城北部,北起横河街,南至苍水巷,西至秀水街、永丰巷,东临中山广场,面积约为5.73公顷。
秀水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宁波老城现状风貌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为严格保护秀水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将其定位为“以居住功能为主,商业、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辅,形成具有浓厚的宁波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市井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并从“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功能延续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原则”出发,通过对街区内每一栋建筑进行风貌、高度、质量、年代的细致评估,挖掘区域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提炼秀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价值特色,依据价值特色划定了“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法定保护区划,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划、不同院落、不同建筑的细致保护措施。此外,规划还对街区的交通组织和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改善性建议。
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和部门会审,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现提交市规委会审议。
议题二: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规划范围南至通途路,北至宁波绕城高速,东至宁波东外环线,西至世纪大道(东昌路),面积约58.3平方公里。
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的决定》,市规划局会同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联合组织编制了《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该规划站在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核心区既有规划,并紧密结合《决定》中明确的“四统一”原则,以及“四区一中心”和“六大功能”的目标定位,系统性地谋划核心区未来的空间形态和总体布局,处理好它与延伸区、与联动区、与周边功能区块、与城市大东部、乃至城市整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为新材料科技城的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
该规划已通过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现提交市规委会审议。
议题三: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年修改)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镇海行政区域,具体为南起威海路,北至通海路,西起镇浦路,东至现状海塘-海呈路-新泓口围垦一、二期,用地面积约41平方公里。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炼油乙烯为龙头,以液体化工码头为依托发展基本化工原料及石化深加工产品,着力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根据这一目标,本次规划修改主要对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产业布局、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规划编制期间,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步启动了区域安评和产业环评工作。根据安评和环评意见,规划修改成果进行了完善。修改后的规划已通过镇海区政府专题会议审议,现提交市规委会审议。
议题四:宁波市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4年修改)及宁波市中心城绿线控制规划
《宁波市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4年修改)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两个层面。《宁波市中心城绿线控制规划》范围为中心城。
这两项规划是市规划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精神,助推宁波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组织编制。《宁波市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4年修改)在对上一版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在市域范围构建与城乡空间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相吻合的、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绿色生态框架,划定了12类生态用地构成的生态保护红线,并按照生态优先、分级控制、有限准入的原则进行管控;在市区范围构建以山水格局为自然基底,以绿廊水系为纽带,以城市公园为主体,融山、水、城为一体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宁波市中心城绿线控制规划》根据宁波城市总规修改提出的“三区四线”要求,按照统一性、协调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划定中心城范围内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他绿地,并从绿地使用控制、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绿化建设控制等四方面进行综合指标控制。
上述两项规划已通过部门会审,完成批前公示,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现提交市规委会审议。
议题五:关于成立宁波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完善城乡规划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决策咨询、参谋作用,根据《宁波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章程》的规定,拟研究成立市规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
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受市规委会委托,为市政府提供咨询意见或参与市规委会审议城乡规划建设相关重大议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由市城乡规划委员会聘请规划建筑、名城保护、景观园林、交通市政等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组成。重大、重要规划建设事项在提交市规委会审议前,一般应先经专家咨询委员会审议。
市规委会秘书处依据相关规定,草拟了成立市规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研究选择了34名拟聘专家咨询委员,现提交市规委会书面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