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 抓住机遇 全力推进“联步青云坊”历史文化名村建设

发布时间:  2016/06/02 05:27:50 浏览次数:  

  青云村位于奉化市萧王庙街道建成区,北临剡江,西傍泉溪,南望同山,东南距市中心8公里,西距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10公里,地理优势突出。全村占地面积2.84平方公里,拥有山林面积1605亩,耕地面积1938亩。现有村民913户,2118人,村民小组30个,村民小组长、代表共60人;一个村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共有党员75人,是萧王庙规模较大的行政村。近年来,青云村先后获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宁波市级生态村、宁波市卫生村及奉化市五星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下面,我就青云村古村保护与建设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青云村为何要建设历史文化名村
  我们青云村历史悠久,因“联步青云坊”而得名,已获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宁波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古村区现有传统古建筑保存数量较多,主要类型民居、祠堂、藏书楼和古桥等,整体风貌保存了清末民初风格,是奉化市目前保存较好的古村落之一。
  本人在2010年12月当选村支部书记,当时就想“要为村里做些实事”。当时,有一位中央党校的副校长前来我村考察工作,在看了村里的古建筑、旧民居之后,他说“谁如果把这样的房子拆掉,那他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这之后,“守护古村,建设新村”的想法,在我脑海里萌发,也把它作为执政理念和发展第一要务。我们认为,青云村文化底蕴深厚,古建筑众多,生态环境又好,应该发挥优势,转型发展,通过发展“古村经济”,来推动青云村第二次创业,这既是广大村民迫切需要,更是新一届村级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
  二、古村保护与建设的一些做法
  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十分重视青云村的古村保护与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平台。我们自身通过抓班子建设、强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起村两委会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干事激情,动员和带领全村村民一起投身到古村保护与建设工作中。通过近2年来努力工作,共投入400多万元资金,修缮古建筑3万平方米,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科学规划,指导古村保护与建设。在打造古村规划方面,通过多方听取意见,决定结合亭下水库灌区二期工程,以门前河、外婆溪河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22处文物保护点为载体,结合农房二改工作,借助滕头村区域辐射优势,制订村庄规划,计划将全村划分为5个区块,做到新区的新农村建设与老区的古村保护开发建设同步推进。为确保规划的可行性与前瞻性,在奉化市规划局的支持下,邀请复旦大学为我村制订了《奉化市青云村保护和利用规划》。在上海同济大学做的《萧王庙美丽乡村规划》中,我们青云村也占了重要的篇幅。
  (二)统一思想,合力推进古村保护与建设。自从有了古村建设的打算之后,我们先后八次组织村干部自费赴苏州、平阳、上海等地参观古建筑、古村落,学习当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通过个人赞助安排村民代表、党员外出参观,先后去了乌镇、西塘、南浔、周庄等四大古镇及安徽的西递宏村考察。通过交流学习,使每位村干部、每位村民代表、每位党员增强了建设古村的信心,转变了原来认为的新房子好的观念,不但能够配合甚至会主动承担相关工作,还能够做好亲戚朋友、周边邻居的思想引导工作。部分村民的想法开始从不理解、反对,到后来积极配合公开支持的越来越多。
  三、务实创新,全力推进古村保护与建设
  (一)化小钱办大事。用最少的钱打造最精品的工程,这是我们做好古村保护与建设工作一条原则。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多次去慈溪市方家河头村考察,借鉴其具体经验做法,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保护建设方案。一方面,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变废为宝,尽可能对旧屋拆迁所得的旧瓦片、旧石板等进行再利用,购买旧材料,把一分钱当成二分用。先对原有的将要倒塌的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修复,再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在尽可能保持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统一翻建。同时做好80年代老房子的外墙立面改造和古建筑斗拱绘画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个人出资同村里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其中涉及个人房屋维修如换皮换梁的,材料费由个人出资,另需提供1000元一间的人工费,不够部分由村里补贴。其它仅涉及栋瓦、檐口修复的,全部由村里出资。
  (二)培育本地人才。一开始进行古建筑修复时,我们一边专门聘请宁海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作业,一边安排村里的泥瓦匠进行跟班学习,我本人也多次自费前往全国各地学习古建筑修复技术。如今,我们村已有了自己的古建筑修复人才,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古建筑修复工作。这种用本地工匠工作来代替招投标的方式,极大的节省了开支,节约了成本。
  (三)全面优化环境。为配合古村建设,目前已完成对门前河、杨家河的彻底整治,新建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新便民服务中心,修建了总长2公里的龙潭路,打通了500多米的村内“断头路”,新建了237套农居小区。另外,村里进行“三线地埋”,新建江滨公园,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已展现了“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的美景。
  三、下步工作打算
  经过近一年多来的努力工作,我们的辛苦换来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如今,村民已经从“有事要找你,办不好事情要骂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吵吵闹闹要告你”,变成了“遇事有商量,做事会体谅”,青云古村建设已逐步显示出独特的风貌。
  我们青云村古村保护与建设工作刚刚起步,对照乌镇、西递宏村等有较大名气的古村庄尚有较大差距,须全力加快古村保护与建设步伐,在一期工程进行古建筑保护性修复的基础上,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开展二期改造。着重进行古村区的拆、改、拼及街面布置,对于已完成修缮的古建活化使用,比如:小长房祠堂、杨氏宗祠、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计划分时段提供餐饮服务;沿河区域的古民居逐渐改造为茗茶体验坊、美食长廊;选取部分合适的古民居改造成为乡村旅社;围绕孙氏宗祠、孙鹤皋旧址形成主要的观览和写生摄影游线。致力于古村落旅游项目开发,发展古村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