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gj.ningbo.gov.cn/col/col1229036914/index.html /col/col1229036915/index.html /col/col1229045708/index.html /col/col1229045915/index.html

宁波梅山(保税)港城总体规划(2010-2030)(批后公布)

发布时间:2019-07-16 来源:宁波市规划局梅山保税港区分局 阅读次数: 【 字号: 保护色:
  一、总则
  1.1修改原因
  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区域空间发展格局重构下,梅山作为国家级保税港区所在,被赋予了更多、更高层面的战略发展要求;由上版总规强调的“港”的产业功能,逐步转向“港城”的生产与生活并重;同时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包括六横高速公路、500KV高压走廊等的调整对上版总规空间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新的变化需要对上版总规做出适时跟进性的修改,以更好的指导梅山开发建设,特对上版梅山(保税)港城总体规划做出修改。
  1.2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梅山全岛范围,即总面积38.3平方公里(含扑蛇、青龙二岛、七姓涂滩涂围垦)。
  1.3规划期限
  本次修改的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近期至2015年。
  二、发展定位及规模
  2.1发展目标
  动力保税港、活力海上城、魅力休闲岛
  2.2功能定位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长三角“三位一体”港航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浙江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区和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
  2.3发展职能
  (1)亚太地区和我国沿海以港口为依托、国际贸易为龙头的国际自由贸易区。
  (2)长三角地区以大宗商品交易、金融和信息服务为突破口,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中转、增值加工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区,长三角资源配置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区。
  (3)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集聚区,省级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
  (4)以特殊经济体、山海生态为战略资源,成为宁波“六个加快”下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引领及最佳实践新城区。
  2.4发展规模
  至2030年,规划区常住人口1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划约19.99平方公里。
  近期(2015年),规划区常住人口3.5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12.3平方公里,其中,梅山乡建设用地3.3平方公里。
  三、空间布局规划
  3.1空间策略
  (1)功能相互协调与衔接
  形成“北居南工”的整体功能分区,既强调各功能区块之间的相互衔接、联系畅通;又要保持各功能区块自身的功能相对独立,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2)打造空间脊梁
  结合道路骨架和开放空间体系,在梅山岛中部打造一条空间发展脊梁,既能保控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又能适时应对发展的变化。该空间脊梁从西向东依次沟通高档居住休闲区、增值服务区、生活配套服务区、国际商贸区、保税港区、地方文化社区以及国际邮轮服务区。
  (3)建立连贯畅通的北部滨海风情带
  实施梅山港“蓝色港湾”工程后,梅山港沿线将成为区域性滨水休闲中心,通过建立连贯畅通的滨海通道,将沿梅山港各个公共空间密切沟通,形成梅山岛北部滨海休闲风情带。主要沟通区块包括半岛娱乐休闲区块、北部湿地公园、滨港娱乐休闲区、海上桃花源以及国际邮轮度假区。
  (4)形成“两个面向”的服务中心
  在国际商贸区依托与之比邻的增值服务区以及保税港区,形成主要面向生产的生产组织服务中心;在梅山岛西端和东端依托山海资源形成两个面向生活休闲的休闲服务中心。
  3.2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两带一心、一轴两节点”的“纺锤型”总体空间格局。
  “两带”:即梅山岛南部产业带以及沿梅山港北部风情带。
  “一心”:即依托梅山国际商贸服务区形成梅山生产组织与服务中心。
  “一轴”:强调贯穿全岛、联系各个功能的生态空间开放轴,形成梅山岛空间发展脊柱。
  “两节点”:即梅山岛西端的围绕半岛酒店、滨海沙滩形成的休闲节点,以及梅山岛东端的围绕国际邮轮度假小镇形成的国际化旅游节点。
  3.3功能分区
  延续上版总规确定的七个功能区块——保税港区、增值服务区、国际商贸区、生活配套服务区、地方文化社区、高档居住休闲区以及国际邮轮服务区。
  (1)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规划范围7.74平方公里,以河道、道路为界进行划分;北以梅山大河为界、南至海岸、西以港城路为界、东至问津路、规划河道。
  (2)增值服务区
  规划增值服务区北以规划梅星河、梅山大道为界,西至六横高速公路,东至港城路、港浦路,南至海岸,规划用地面积约4.46平方公里。增值服务区布局于六横高速公路东侧,紧邻保税港区,交通便捷,与保税港区密切相连。
  (3)国际商贸区
  规划国际商贸区北至海天路、南至梅山大道、西至港城路;用地面积约2.47平方公里。国际商贸区布局于保税港区北部,北为烟墩岗,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
  (4)生活配套服务区
  规划生活配套服务区南以梅山大道、六横高速公路为界、西至梅山港、东以港城路、规划梅星河为界;规划用地面积约3.18平方公里。生活配套服务区沿梅山港滨海布局,紧邻国际商贸区、增值服务区,为产业功能区提供配套居住、商业、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
  (5)地方文化社区
  规划地方文化社区北至山体、南至梅山大道、西至海天路、东至问津路;规划用地面积约3.04平方公里(其中梅山湖区域1.2平方公里)。地方文化社区依托现有村庄,集中村民安置、配套服务等功能。
  (6)高档居住休闲区
  规划高档居住休闲区范围北至梅山港、南至海岸、东以六横高速公路为界;规划用地面积约3.95平方公里(包括岛头水域面积约0.5平方公里)。将六横高速公路以西全部纳入高档居住休闲区,将岸线释放,重点打造梅港风情带,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高档居住休闲区,与春晓综合服务中心互动,共同打造区域休闲服务中心。
  (7)国际邮轮服务区
  规划国际邮轮服务区1.68平方公里(包括山体),依托梅山岛东端深水岸线条件及优美的自然山体资源,发展定位为长三角国际邮轮主题旅游服务区,主要建设长三角区域面向国际的功能完备、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邮轮母港,并以此为引擎引入邮轮主题旅游观光和体验产品,形成集邮轮港区服务、主题旅游观光、保税物品采购、海尚休闲度假、旅游集散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邮轮主题旅游区。
  (8)与上版总规对比
点击新窗口查看原始图片
  3.4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410.82公顷(包括中小学用地24.97公顷),主要分布在高档居住休闲区、生活配套服务区、地方文化社区。其中:
  1)高档居住休闲区规划居住用地约152.76公顷(不包括中小学用地6.12公顷),主要提供面向区域性的品质滨海居住,其中居住商业混合用地约25.06公顷。
  2)生活配套服务区规划居住用地约114.31公顷(不包括中小学用地9.87公顷),其中居住商业混合用地约33.94公顷,主要沿梅山大道布局;该区域居住用地主要为满足本岛生活配套需求。
  3)地方文化区规划居住用地约115.12公顷(不包括中小学用地8.98公顷),主要为满足梅山岛本岛安置及港区配套居住需求。
  (2)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201.08公顷,主要集中分布在国际商贸区、高档居住休闲区西端岛头。其中,国际商贸区公共设施用地约109.36公顷,主要为保税港区政策向生产-供应链上游拓展提供保障空间,重点发展行政管理、信息中心、(离岸)金融、国际贸易、船务、货代等职能,构建创新服务平台。
  高档居住休闲区西端岛头区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31.35公顷,主要为面向高端人群的商务休闲配套、旅游休闲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其它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居住配套服务的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
主要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公共服务设施
用地规模
(公顷)
建设要求
医疗卫生
梅山医院(综合医院)
5.18
独立用地
梅山国际医院(综合性医院)
4
独立用地
卫生防疫检疫所
-
结合梅山医院设置
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可结合底层建筑设置,床位数不少于30张
社区卫生服务站
-
按照社区配套建设要求配套建设
文化体育
文体活动中心
-
规划两处文体活动中心
社区文体活动站
-
按照社区配套建设要求配套建设
商贸服务
菜市场
-
规划设置3处菜市场,建设规模15000平方米,结合建筑底层设置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
-
结合社区建设进行配套建设,在下层次控规中予以明确
  (3)产业用地
  规划产业用地509.48公顷,主要包括保税港区物流仓储用地以及增值服务区产业研发用地和一类工业用地。其中保税港区物流仓储用地约304.42公顷,增值服务区产业研发用地约27.67公顷,一类工业用地约177.39公顷。
  (4)港口用地
  规划港口用地约412.65公顷,占梅山城市建设用地的20.64%。港口用地包括青龙山作业区、梅山东作业区、七姓涂作业区以及夹江作业区;其中青龙山作业区、梅山东作业区主要为远洋干线集装箱港口,七姓涂作业区主要为近洋、沿海集装箱和多用途港口;夹江作业区主要布置港口支持系统港口。
  (5)规划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公顷)
占建设用地比例(%)
1
R
居住用地
410.82
20.55
R
R
居住用地
314.64
 
R+C
居住混合用地
71.21
 
Rs
幼托、中小学用地
24.97
 
2
C
公共设施用地
201.08
10.06
C
C1
行政办公用地
32.99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38.35
 
C3
文化娱乐用地
3.58
 
C5
医疗卫生用地
5.18
 
C2m
商办混合
100.71
 
C
商业服务混合用地
20.27
 
3
M
工业用地
205.06
10.26
M
M1
一类工业用地
177.39
 
M
研发用地
27.67
 
4
W
仓储用地
304.42
15.23
 
W
仓储混合用地
304.42
 
5
T
对外交通用地
413.69
20.69
T
T2
公路用地
1.04
 
T4
港口用地
412.65
 
6
S
道路广场用地
230.03
11.51
S
S1
道路用地
205.76
 
S2
广场用地
17.33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6.94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59
0.43
8
G
绿地
187.07
9.36
G
G1
公园绿地
144.25
 
G2
生产防护绿地
42.82
 
9
 
度假用地
38.37
1.92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1999.13
100.00
10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1830.87
 
 
E1
河流
409.98
 
生态农园用地
66.88
 
湿地公园、森林体育公园等其他用地
970.83
 
发展备用地
383.18
19.17
总用地
3830.00
 
  四、综合交通
  4.1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港口发展规划
  把握梅山港定位和保税港功能要求,构建具有区域辐射功能的港口集疏运系统。
  梅山港区性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港区,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核心港,并具有保税港区的功能;宁波市国土开发、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依托;发展重点为以保税港区为主导,金融贸易为辅助,城市生活为配套。
  港口规模:《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总体规划》对港口规模的预测为,规划建设7~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1个;规划2万~3万吨级近洋、沿海集装箱和多用途泊位,共计12个;同时预留发展泊位4个, 考虑国际邮轮停靠可能性。预测2020年集装箱箱吞吐能力为700万TEU,2030年为1000万TEU。
岸线利用:规划港口岸线7段,分别为梅山岛南部青龙山以西远洋干线集装箱泊位岸线、七姓涂近洋沿海集装箱泊位岸线、港口支持系统干线、梅山岛西部休闲旅游岸线、梅山岛北部城市公用及生活岸线、梅山岛东部休闲旅游岸线和梅山岛东南部远洋集装箱泊位岸线兼顾国际邮轮码头岸线。港口岸线利用总长27750米。
  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确定盐田大道为港口主要疏港道路,位于规划港口作业区后,东西向分布。港口疏运主方向为港区向西经六横大桥方向,六横大桥为宁波-舟山连岛工程的组成部分,大桥北接宁波象山湾疏港高速、南接舟山六横岛。港口疏运次要方向为港区向东的梅东通道方向,梅东通道为梅山港区和宁波穿山港区及铁路华峙站的联系通道。
  (2)道路输运系统规划
  梅山保税港区道路疏运系统由五座跨梅山港大桥组成。其中港口集疏运通道和城市货运通道2处、客运通道2处,客货混行通道1处。
  港口集疏运通道及城市货运通道由六横疏港高速及连岛道路和梅东通道组成,其中六横疏港高速及连岛道路为梅山岛疏港主方向。
  城市客运通道由规划上阳大桥和规划春晓大桥构成。
  梅山大桥为客货混行通道,货运主要针对非保税区的货车通行。
  4.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1)路网结构
  保税港区以方格网式布局为主,滨海生活带以自由式道路为主,两种形式形成混合式路网结构。以盐田大道、梅山大道两条主干道贯穿岛屿东西,辅以5条局部联络的主干路,形成路网结构骨架。
  (2)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依据功能细分为货运主干道、客货混行主干道、客运主干道、货运次干道及客运次干道。
  主干道红线控制宽度36~48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次干道红线控制宽度20~36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规划根据地块开发需要设计支路,尽可能加密贯通支路,划分小地块,同时为高强度交通流的疏散提供周旋的空间,避免直接冲击主干路系统,也增加了地块的临街面,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
  (3)交叉口规划
  一般道路相交宜以平交为主,高速公路与各等级道路相交,应根据需要设置分离式、半互通式、全互通式等各种立交。为了快速疏解梅山保税港区过境交通量及区域对外交通,岛内道路与六横疏港高速相交均采用立交形式。
  其中六横高速与盐田大道采用互通式立交形式,并相应设置收费站及相关管理用房。港湾路、七星路、盐湖路与六横高速相交采用分离式立交形式。梅山大道与港湾大道相交采用分离式立交形式。滨江路(梅山湾南侧规划12米道路)与盐湖路、六横高速、梅山大道、问津路及梅东通道相交均为分离式立交。梅山大道与梅东路可以结合实际建设要求设置分离式立交。岛内其他道路相交均采用平交形式,主要道路相交路口根据需要进行渠化拓宽。
  (4)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明确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建立对外快速公交和内部常规公交相结合的公共交通体系。
  规划梅山大道作为梅山岛和北仑区中心的快速公共交通廊道。规划问津路作为梅山岛与上阳片区联系的公交走廊。规划七星路及海润路作为岛内主要公交走廊。
  五、防灾工程规划
  5.1消防
  规划区设置2座一级普通消防站。
  5.2抗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地震动参数为0.1g(Ⅶ度)。
  区域内一般建筑物应按7度设防,供水、供电、通讯、医疗抢救、食品储备等生命线工程和上游水库、学校及中枢机关,以及易产生次生灾害的设施,应提高一度设防。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5.3人防
  根据《宁波市城市地下空间及人民防空规划》,规划区属北仑防空区8号防空片。本区应按国家一类人防重点城市标准配套建设各类人防设施。
  5.4地质灾害
  本区属于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本区主要面临的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
  另外,本区属于地面沉降区,在工程建设及日常工作中,需注意防范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
  六、近期建设
  6.1近期建设规模
  梅山岛近期建设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梅山保税港城的建设,另一方面是梅山乡的建设。
  近期梅山建设用地为12.3平方公里,其中,保税港城建设用地为9平方公里;梅山乡建设用地为3.3平方公里。
  6.2近期发展方向与建设重点
  (1)近期发展方向
  近期梅山保税区的建设主要依托梅山保税港区一、二期的开发建设,带动港口物流业、出口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梅山产业集聚区,打造浙江省产业集聚平台。同时,加强港-城联动发展建设,积极开发建设配套服务产业,包括居住、公共设施、旅游服务等面向民生的产业。
  梅山乡近期建设主要依托农业发展基础,建设生态农业园,发展旅游度假等新兴产业,同时推进村庄集聚发展建设,完善乡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近期建设重点
  围绕保税港区政策功能拓展,建设产业大平台;利用开放性和国际化氛围,打造现代化国际社区;依托蓝色港湾工程及山海生态资源,建设新休闲典范区。实现港城互动,集聚产业和人口。
  近期建设重点区块主要包括:
 
序号
区 块
建设规模(公顷)
1
半岛娱乐休闲区块
82
2
增值服务区
320
3
保税港区
400
4
国际商贸区
61
5
配套生活服务区
176
6
地方文化社区
60
7
国际邮轮服务区
80
8
港口支撑系统
28
   6.3近期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约141.01公顷,占近期建设用地的11.46%;公共设施用地约101.78公顷,占近期建设用地的8.27%;工业用地约202.81公顷,占近期建设用地的16.49%;仓储物流用地约224.43公顷,占近期建设用地的18.25%;绿地约115.38公顷,占近期建设用地的9.38%。
  近期城镇建设用地为1230公顷。

© 2005-2020 zgj.ningb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文域名: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务

主办: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

浙公安网备:33021202001143号浙ICP备11041234号-5网站标识码:3302000076